光电转换效率不断提升背景下,HJT(硅异质结光伏电池)产业化进程正显著加速。
根据公开资料,2022年以来,隆基绿能、安徽华晟、金刚玻璃、华润电力均公告GW级HJT项目,潜在招标订单合计18.6GW。业内预计,2022年行业HJT招标有望达20GW-30GW,“产业化速度远超行业预期”。
而据隆基绿能官微消息,隆基 HJT研发近日再次取得重大突破,经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测试M6全尺寸电池(274.4c㎡)光电转换效率达26.50%,创造了大尺寸单结晶硅光伏电池效率新的世界纪录。此前在2021年10月,隆基绿能曾一周两破HJT电池效率世界纪录,最高转换效率为26.3%。
电池厂商加快HJT量产招标
三洋HJT专利保护于2015年到期后,国内外光伏电池企业开始大力推动HJT量产。
“2023年,HJT市场占比约为6.5%,到2025年会上升到14%,2025年之后,HJT的市场份额可能会超过TOPCon。”有光伏行业分析师表示。
集邦新能源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HJT规划产能约148.2GW,其中在建/待建产能达141.9GW。随着设备国产化进度加快及工艺升级,多家厂商近期开始加快量产招标。
其中,隆基绿能2022年4月发布环评报告,内容为隆基中央研究院一期新型高效电池中试项目,建设规模1.2GW。由于此次中试线的设备是生产HJT所需的激光切割机、制绒清洗机、PECVD、PVD、丝网印刷机等,浙商证券预计该项目与HJT电池相关。
安徽华晟、华润电力于2022年5月分别公布12GW、4.8GW的HJT建设项目,加上已实现的2.7GW产能,预计安徽华晟2023年HJT电池产能将达7.5GW。
金刚玻璃则于2022年6月发布公告称,拟投资42亿元建设4.8GW异质结电池+组件项目,预计建成后年均利润总额7.7亿元。
此前,光伏硅料龙头通威股份分别在四川成都、安徽合肥建设1GW、200MW HJT项目。2021年3月,公司200MW的HJT中试线平均效率、最高效率分别为24.3%、25.18%,平均良率达97.84%。同时,1GW的HJT中试线于2021年7月下线了首片电池片。
沪上一位新能源基金经理对第一财经表示,HJT产业化进程目前看进展都比较顺利。
HJT产线设备基本实现国产化
随着行业加速扩产,HJT设备厂商订单迎来爆发。
当前HJT设备已基本实现国产化。根据各公司公告的设备招标情况,迈为股份、捷佳伟创等已成为较为核心的设备供应商。
2022年4月,迈为股份获印度REC 4.8GW的HJT设备订单。此前,公司还与通威股份、安徽华晟、金刚玻璃等多个客户展开合作,并斩获多个GW级订单。
从具体产线来看,安徽华晟的两条产线设备均由国内厂商提供,迈为股份参与了除产线1中PECVD设备以外的其余设备。金刚玻璃在2021年启动的1.2GW HJT项目是迈为股份第一次整线交付HJT GW级设备。该项目由2条600MW产线组成,采用G12大硅片,单机产能7200片/小时,丝印4800片/小时,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通威股份合肥基地的设备采用国产和进口结合的模式,成都基地则全部国产化,主要供应商为迈为股份、捷佳伟创、钧石能源。
2022年6月,迈为股份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HJT设备已成功导入微晶技术,同时,公司与产业链各环节厂家共同积极推进降本。从投资额度看,主要由迈为股份挑起大梁的安徽华晟产线,单GW设备投资额从产线1的5.75亿元下降到产线2的约4.5亿元。
捷佳伟创同迈为股份一样,也是为数不多的布局HJT设备全种类的企业。其中,RPD设备提效优势显著,管式异质结PECVD则具备开机率高、投资成本低等特点。同时,公司也是国内为数不多同时拥有PERC/TOPCon/HJT三种工艺设备供应能力的企业之一。2021年,公司还突破行业历史,生产的HJT设备成功进入欧洲市场。
金辰股份则主要发力PECVD设备。公司在稳步发展组件传统业务的同时,顺利发行3.8亿元的定增,加码20台/年的PECVD设备产能。2021年,公司PECVD设备获晋能科技产线验证,且平均效率已达24.38%;2022年3月,公司首台微晶PECVD设备已发晋能科技验证,将量产转换效率目标定位在25%以上。
浙商证券预计,2025年HJT设备市场空间有望达419亿元,2020-2025年CAGR达80%。在净利率20%、25倍PE假定下,HJT设备行业市值2000亿元,预计龙头市占率超50%、达千亿市值。
END
推荐阅读: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光伏产业通):HJT产业化进程超预期,何时成光伏电池主流取决于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