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柔组件尺寸真的越大越好吗?
轻柔组件作为传统的玻璃组件的有效补充,弥补了重量轻、柔且可弯曲的不足。但是要做好轻柔组件难度远比玻璃组件大太多。
轻柔组件90%应该是解决了轻量化问题,而弯曲场景应用并不多。目前轻柔组件的前板绝大多为高分子材料,其在阻水率、超低温、抗紫外、抗冲击等方面的能力均是一个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而玻璃前板在阻水、抗冲击、超低温方向的表现就轻松并优越的多。
随着轻柔组件在市场的运用增长,越来越多的组件企业义无反顾的投身轻柔组件的生产,其实更多的麻烦将在组件安装使用四至五年的时间里暴露出一系列问题。甚至有些产品的问题将在安装两年三年左右就会问题显出。
先谈谈阻水率的问题,高分子前板材料在阻水率上远不能与玻璃相提并论,虽然制造商都会给出阻水率数据,但是那都是是静态数据,做为光伏组件的重要材料,高分子前板材料在现实室外环境使用中阻水率会逐年下降,这是前板材料自身材料特性形成的,并且是不可避免的,在这就不展开赘述。
再谈谈胶膜,EVA,EPE,POE,用于玻璃组件中基本问题不大,但是用于高分子材料封装的组件中,由前板、组件测边、胶膜透过的水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多并对电池产生不可逆的性能衰减。
出厂后由于交通运输条件以及包装的设计与制作都会对轻柔组件造成一定的伤害,但是最大的伤害还是工人的抓取、现场挪动、安装过程会对组件造成不可逆的隐裂。
还有一个常常被绝大多数安装公司忽视的现象就是组件的安装方式。
由于目前大多数的组件安装以胶粘贴为主,这是笔者认为非常不好的一种安装方式。这为日后房屋本身的维修带来了一系列麻烦。
很多公司为了安装方便会将组件横向粘在彩钢瓦脊顶上方,但是当夏季来临的时候轻柔组件由于材料自身的特性会发生形变,所以我们常常看见组件是下凹在屋脊上的,表面看组件上方会造成积灰,而更严重的组件的内部应力会使电池片产生隐裂。
在笔者多年的现场踏勘中发现很多屋顶系统得不到定期有效的冲洗维护,等到发生了组件热斑击穿等现象的发生才会去追索原因,而轻柔组件制造商常常是背责方。
最后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轻柔组件尺寸真的越大越好吗?事实证明无论传统组件还是轻柔组件,必须要根据不同场景去选择适合的组件尺寸,而非一味追求成本的减少,而超大尺寸的组件除自身的材质需要加固外、辅材也要同步加强。
轻柔组件主要用于各种分布式的建筑顶部,超大的尺寸在现场的人工挪移、搬运中会造成不同层度的电池片隐裂,并且在安装中增加一定的难度,由于轻柔组件自身重量轻,很多时候工人会单人甚至单手操作,这也大大增加了电池片隐裂的风险。
目前很多企业都加入520W以上大尺寸的开发,笔者通过多年实践与探索认为必须要谨慎对待超大尺寸的轻柔组件的应用。从430W发展到520W,组件最长边也己超过2米很多,接近2米3,短边也接近1米2。也许节省的辅材成本还比不上产品在出厂后带来的各种损坏的一个零头。
大多数组件企业没有真正的材料学研究人员、更多是质量管理人员,所以对出厂前质量把控非常严格。但是轻柔组件的问题显现常常出现在出厂之后。
看吧,或许三年之后轻柔组件的质量客诉将会越来越多。
来源:昊格新能源、潘猛
END
艾邦建有“光伏产业交流群”,群友有光伏电站、BIPV、光伏组件,电池片、背板,封装胶膜,接线盒、接插件、光伏边框、光伏支架、逆变器、光伏玻璃等零部件以及EVA、POE、PVDF、PPO、PA、硅PC、PET膜、氟材料、光伏银浆、焊带、粘接剂等材料以及相关生产、检测设备的上下游企业。欢迎扫码加入探讨。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艾邦光伏网):轻柔组件的尺寸真的越大越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