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暖与能源结构转型的叠加效应,正将光伏电站推向极端气候频发与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双重挑战。传统光伏系统依赖硬件加固的被动防御模式已难以应对风险,以天合光能旗下天合跟踪为代表的行业创新,通过“AI技术+跟踪支架”的深度融合,推动光伏安全体系迈入主动避险、动态增益的2.0时代。在沙戈荒大基地、高纬度、高海拔等地区的强风沙、暴雪、冰雹极端气候场景中,天合光能产品组合解决方案不仅破解了电站资产安全难题,更通过精准匹配电力市场供需曲线,重塑光伏电站的全生命周期价值逻辑。 
 

AI动态追踪破解“出力-电价”错配,抗风沙设计护航长效运营

沙戈荒地区因强风沙、极端温差和地质侵蚀,对光伏电站的设备选型、工程建设和运营都提出挑战,但以天合跟踪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正将其转化为高价值场景。针对强风沙侵蚀导致的设备损耗,天合跟踪创新设计防沙漏沙轴承系统:上半球采用球形弧面自动排沙,下半球设置导流槽加速沙粒脱落,关键部件覆盖高分子聚乙烯(POM)装甲,在零下40℃至70℃极端环境下保持25年长效运行。桩基采用“沥青密封层+混凝土固化剂”的复合防护工艺,抗侧移摩擦系数较传统方案提升30%,有效抵御沙丘流动与地基沉降。  

环境制约之外,随着136号文件的发布,沙戈荒地区还面临“发电-电价”错配的收益难题天合跟踪搭载SuperTrack智合跟踪算法通过动态追踪技术精准优化支架角度,将发电曲线向高电价时段偏移。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举办的 “光伏行业2024年发展回顾与2025年形势展望研讨会” 上,国电投实证数据显示,平单轴支架较固定支架单位兆瓦发电量高5.09%。更低度电成本(LCOE)的跟踪支架将成为沙戈荒场景的性价比首选。 

 

智能除雪抗冰雹,极寒场景下的安全与效率革命 

高纬度与高海拔地区暴雪、冰雹灾害频发,传统固定支架常因积雪压损或冰雹冲击导致组件大面积损坏。近日天合光能极端气候解决方案通过“天合跟踪+极御组件”构建系统性防护方案:极御组件玻璃厚度提升25%,抗冰雹直径从常规50mm扩大至75mm,可抵御2.2米不均匀雪载;搭载AI短时气象预警的天合跟踪系统实时监测积雪厚度与风速,触发支架自动调整至避险角度或启动一键除雪指令。在冬季暴雪场景中,传统固定式系统因积雪覆盖或将导致长达三个月的发电损失,采用天合光能极端气候解决方案可通过实时除雪减少电损失避免因积雪压损导致的支架变形风险。

 

极寒环境对设备可靠性与运维响应提出更严苛要求。天合跟踪采用耐低温轴承与预制化安装工艺,在零下40℃环境中仍稳定运行;天合智慧云平台集成设备健康诊断功能,极端天气前自动推送维护建议,使运维响应效率提升40%,大大降低人力成本。

 

来源:天合光能

艾邦建有“光伏产业交流群”,群友有光伏电站、BIPV、光伏组件,电池片、背板,封装胶膜,接线盒、接插件、光伏边框、光伏支架、逆变器、光伏玻璃等零部件以及EVA、POE、PVDF、PPO、PA、硅PC、PET膜、氟材料、光伏银浆、焊带、粘接剂等材料以及相关生产、检测设备的上下游企业。欢迎扫码加入探讨。 光伏连接器的安装步骤

作者 808,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