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电势诱导衰减现象(PotentialInduced Degradation),简称PID,是组件长期在高电压作用下使得玻璃、封装材料之间存在漏电流,大量的电荷聚集在电池表面,让得电池表面钝化效果恶化,最终导致FF、Isc、Voc降低,使组件性能低于设计标准。
PID的真正原因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的定论,但各个光伏电池组件厂和研究机构的数据表明:PID与电池、玻璃、胶膜、温度、湿度和电压有关。
一、近些年发生的PID事件
2005年,美国SunPower公司发现太阳电池表面会出现“表面极化”现象,它发生在SunPower的背极接触高效电池片A-330上(N型电池片) 。如果在组件上施加相对于地面的正向电压,漏电流会立即从电池流向地面,电池的表面会随着时间累积负电荷,这些电荷会将正电荷吸引到电池表面,形成复合中心,组件性能降低。
相反,当组件上施加负电压时,极化现象也相应改变,这种情况下组件的性能不会有影响。
2008年,Evergreen报道了PID出现在高负偏压下的正面连接P型电池组件中。
2010年,NREL和Solon证实无论光伏组件采用何种技术的P型晶硅电池片,组件在负偏压下都有PID的风险。
二、PID现象的特征
1、PID现象产生的根本条件是光照和组件表面潮湿,多发生在有露水或者有雾的清晨或者白天雨后。
2、组件的负偏压越大时,PID现象越严重,功率和填充因子有明显下降。
3、PID现象是可以恢复的,组件表面干燥后,现象消失,不会造成永久损伤。
三、影响PID现象的因素
1、系统阵列安装方面影响因素
组件阵列的组件其边框通常是接地的,造成在单个组件和边框之间形成偏压,决定单个组件的偏压的大小主要因素是:
(1)逆变器的类型和接地方式
(2)组件在阵列中的位置
(3)组件串接的数量
与逆变器输入端相邻的组件电路通常承受着实际的最大系统电压——
逆变器和阵列的负极输出端接地可有效预防PID现象——
组件阵列中不同接地方式下各位置组件的偏压情况:
接地方式和组件在阵列中的位置决定了电池片和组件是受到正偏压还是负偏压,负偏压下越靠近逆变器输出端的组件负偏压越大,PID现象也越明显。而处在正偏压下的组件,PID现象不明显。
END
序号 | 演讲议题 | 演讲企业 |
1 | 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组件用特性高分子材料 | 固德威 |
2 | 透明塑料替代玻璃用于柔性光伏组件前盖板 | 江苏中天科技 |
3 |
先进光伏背板的开发及应用 |
易昇光学 |
4 | 高分子材料替代金属用于光伏边框 | 浙江德毅隆 |
5 | 光伏用EVA产业分析 | 邀请中 |
6 | 抗PID、抗蜗牛纹等特性EVA胶膜 | 邀请中 |
7 | POE胶膜及EPE胶膜的性能特点 | 邀请中 |
8 | PPO、PA材料在光伏接线盒中的应用 | 邀请中 |
9 | PC or PA,谁能在光伏连接器中补缺PPO? | 邀请中 |
10 | 储能系统用高分子材料 | 邀请中 |
11 | 光伏逆变器用高分子材料 | 邀请中 |
12 | 光伏用密封胶的特性要求 | 邀请中 |
13 | 废旧光伏组件回收技术 | 邀请中 |
14 |
光伏胶膜的加工设备及工艺 | 邀请中 |
15 | 光伏胶膜助剂的开发应用 | 邀请中 |
需要演讲的,请联系艾可,13312943232(同微信)
报名方式一:加微信并发名片报名
方式二:在线登记报名
https://www.aibang360.com/m/100120?ref=172672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光伏产业通):浅析光伏发电中的潜在电势诱导衰减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