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太阳能具有环保、无污染等优点,是最有研究和开发潜力的能源之一。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到目前为止经历了三代。

(1)第一代光伏电池以硅基太阳能电池为代表,包含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和非晶硅太阳能电池。

这类电池发展较成熟,已在商业和民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占据全球光伏市场的90%。

这类太阳能电池的效率高达26.7%,但因制作工艺复杂,制作过程涉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及转化率提升瓶颈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2)第二代光伏电池为多元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拥有制作成本低、光电转换效率较高、易于大规模生产等优点。

但制作原料中含有剧毒金属,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因而无法成为硅基太阳能电池的理想替代品。

(3)第三代太阳能电池包含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这类电池具有原料丰富、成本低等优点,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其中,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类新型光伏电池,其极限光电转化效率理论计算值可达30.5%。

自从2009年首次研制,其光电转化效率由3.8%迅速提高到28%,已逐步向硅基太阳能电池的最高效率靠拢

硅基太阳能电池可正常工作25年,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处于光、水、热等不同自然环境时,性能及稳定性受到严重影响,无法达到商业使用标准。因此,迫切需要研究有效的策略来解决上述问题。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钙钛矿最初是一种化学组成为钛酸钙(CaTiO3)的矿物的名称。近年来,钙钛矿材料成为光电领域的一大热点,在材料科学、地球科学、物理学等众多领域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已经用于探测器、发光二极管、太阳能电池等。

钙钛矿材料的吸收带与太阳光谱匹配度较高,可以作为光伏材料。钙钛矿的一般化学结构为ABX3,如图1所示。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及其影响因素

图1 钙钛矿结构的三维示意图
其中,A为大半径阳离子,一般指NH=CHNH3+(FA)、CH3NH3+(MA)等有机胺离子和Cs+、Rb+等无机阳离子;B为小半径阳离子,一般指Pb2+和Sn2+;X为卤素离子,A和B阳离子分别与X阴离子进行十二配位、六配位,从而形成立方八面体[AX12]和八面体[BX6],最终构成较为规范的立方体晶体结构。
正是这种ABX3结构,决定了钙钛矿拥有较好的异构化性、电催化性、吸光性等性质,从而成为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电池材料。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由透明导电玻璃电极层、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吸光层层、空穴传输层和对电极五部分构成,如图2所示。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及其影响因素

图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结构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
(1)在太阳光照射下吸收能量,大于吸光层禁带宽度能量的光子被吸光层吸收,价带电子受激发至导带中,于价带中留下空穴。
(2)当吸光层导带能级高于电子传输层的导带能级时,吸光层中导带电子注入电子传输层的导带中;当吸光层的价带能级低于空穴传输层的价带能级时,电子运输至阳极和外电路,吸光层中的空穴注入空穴传输层。
(3)空穴运输到阴极和外电路,从而构成完整回路,如图3所示。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及其影响因素

图3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影响因素
钙钛矿薄膜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核心部分,其稳定性直接影响其商业化进程,这也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未来研究指明了方向—需要致力于提高钙钛矿薄膜的稳定性。
钙钛矿材料在外界温度或压力改变后可能发生一定的畸变,某些畸变后的异型结构并不稳定且不具备吸光能力。常用容忍因子t判断钙钛矿的稳定性,其计算式如下: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及其影响因素
式中:RA、RB和RX分别为钙钛矿结构通式中A、BX三种离子的半径。研究表明,当t值介于0.91.0时,可形成结构稳定的钙钛矿,且t值越接近1越稳定;若t值偏离理论标准值,则无法形成钙钛矿结构,将变成四方向或正交结构。
根据容忍因子理论,可以寻找或合成更加稳定的钙钛矿材料,应用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影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的内因是钙钛矿材料的自身稳定性,而导致其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为外界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以下将对影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的外界因素进行深度剖析。
01
湿度
空气中以气态形式存在的水分会对钙钛矿产生双重影响,因为甲胺成分的吸湿性,空气湿度达到一定条件时,会减少缺陷度密度,正向促进结晶质量及生长,增强薄膜的荧光寿命及强度,从而提高开路电压和光伏性能。
若在一定湿度的空气中长期暴露,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会被破坏。当处于水分和氧气的双重条件下时,钙钛矿薄膜会逐步分解,具体分解过程如下: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及其影响因素
首先,发生水解反应生成CH3NH3I和黄色的PbI2;CH3NH3I会继续进行可逆反应,进而分解为CH3NH2和HI;HI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又可以发生分解反应。
针对水分和氧气的影响,可考虑改进封装技术,减少钙钛矿薄膜与水分和氧气的接触。
02
温度
温度是影响钙钛矿材料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相关研究表明,温度升高会使钙钛矿材料分解。
根据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结果,在高温条件下,钙钛矿薄膜中的碘离子和甲胺离子通过电子传输层(PCBM)扩散至银电极表面并富集。
电极界面内碘化银的形成,为进一步的碘离子扩散提供了驱动力,导致钙钛矿层的分解加剧。
离子脱离的过程主要发生在钙钛矿晶界,在晶粒内部的离子迁移作用下,薄膜中晶界重构并伴随“熔融”现象。大量的离子缺失导致晶界处形成很厚的碘化铅间隙,从而阻碍载流子的扩散与传递。
除此之外,当处于高温条件(56℃以上)时,四方晶系MAPbI3会向立方晶系发生转变。由于单晶和多晶状态下的MAPbI3具有较低的热导率,若不能及时移除光照产生的热量,将会影响器件的寿命。
03
光照
紫外光对钙钛矿材料具有双重作用。紫外光既能影响钙钛矿吸光层材料分解,也能促进钙钛矿材料内部缺陷的修复。
传统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使用ITO、FTO导电玻璃作为电极,电池工作时太阳光照射到光伏板上。
理想情况是紫外光被导电玻璃吸收,但事实并非如此,仍有部分近紫外光照射到达钙钛矿吸光层。
这样一来,会破坏钙钛矿吸光层材料的稳定性,从而缩短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寿命。此时可考虑添加稳定性高、安全、环境友好型紫外线吸收剂,从而避免紫外线对钙钛矿电池造成的影响。
紫外光照射下的具体反应过程如下: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及其影响因素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对环境的影响
钙钛矿电池材料含有少量有毒元素Pb,使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时,铅很有可能渗出。
高毒性铅在生态系统中难以降解,若铅进入土壤或地下水,将对环境产生不可预估的影响。
故寻找铅的优良替代品或利用技术手段减少铅用量刻不容缓,而Sn、Ge和ⅡA族元素等可以作为Pb的优秀替代品。
目前,可通过研发少铅或无铅型钙钛矿薄膜、回收利用有毒金属等方式来实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环境友好化。

文章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影响因素、研究进展等进行介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当今太阳能电池中的研究热点,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实现环境友好化,延长使用寿命,完善电池性能评价体系,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和稳定性,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仍是未来科研人员需解决的难题,距离真正实现钙钛矿太阳电池商业化生产,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来源: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与发展现状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光伏产业通):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及其影响因素

现今钙钛矿电池的投资火热,但是距离规模化应用仍具有较大距离。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和成本优势尚未完全实现的同时,硅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不断提高,成本不断下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能否战胜强大的晶硅,仍需要时间进行验证。设备方面,镀膜设备、涂布设备、激光设备、封装设备为钙钛矿电池制备四大设备,欢迎大家加入艾邦钙钛矿产业链上下游交流群。
艾邦建有“光伏产业交流群”,群友有光伏电站、BIPV、光伏组件,电池片、背板,封装胶膜,接线盒、接插件、光伏边框、光伏支架、逆变器、光伏玻璃等零部件以及EVA、POE、PVDF、PPO、PA、硅PC、PET膜、氟材料、光伏银浆、焊带、粘接剂等材料以及相关生产、检测设备的上下游企业。欢迎扫码加入探讨。 光伏连接器的安装步骤

作者 808, ab